甜蜜“荔”险?专家提醒:这些人群慎食荔枝!
发布时间:2025-07-03 来源:肾病内科(风湿免疫科)
盛夏时节,鲜红饱满的荔枝大量上市,令人垂涎。然而,这甜蜜的诱惑并非人人皆宜。对于某些特定人群,荔枝可能潜藏着健康风险。
甜蜜陷阱:荔枝对特定人群的健康风险
专家提醒,以下几类人群应谨慎食用荔枝:
1、肾病患者: 荔枝富含水分,过量摄入会加重尿毒症患者的水肿,可能导致胸闷、喘憋、血压升高等症状。更危险的是,荔枝的高钾含量(每100克约含180毫克钾)对透析患者而言是“甜蜜的负担”。由于肾功能不全,排钾能力下降,过量摄入荔枝可能导致高钾血症,引发严重后果。专家建议,透析患者两次透析间食用荔枝不超过3-5颗,并避免与香蕉、橙子等高钾食物同食。
2、糖尿病患者: 荔枝含糖量高,升糖指数也较高,食用后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,不利于血糖控制,进而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。
3、肠胃功能较弱者: 荔枝性温,过量食用容易引起上火,且富含膳食纤维。肠胃功能较弱者食用过多,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,引起消化不良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4、痛风患者: 荔枝的含糖量高,会在体内代谢产生大量的尿酸,同时还会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,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,诱发痛风发作。
4、低血糖患者: 空腹食用荔枝可能导致血糖过度降低,引发“荔枝病”。
安全“荔”行:食用指南请查收
面对色泽诱人的荔枝,如何才能既享受美味,又保障健康?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:
1、糖尿病患者: 严格控制食用量,血糖控制平稳时可少量食用,如每次1-2颗。选择两餐之间食用,避免与正餐同食,并密切监测血糖。
2、低血糖患者: 不建议空腹食用,可在饭后适量食用,每次2-3颗,并搭配饼干、牛奶等食物,以减缓糖分吸收。
3、肠胃功能较弱者: 控制食用量,每次不超过3-4颗,细嚼慢咽,不在肠胃不适时食用。
4、痛风患者: 尽量少吃或不吃,如非常想吃,可偶尔吃1-2颗解馋,并增加饮水量,促进尿酸排泄。
5、肾病患者: 严格控制食用量,每次不超过3-5颗(透析患者两次透析间不超过3-5颗),避免与高钾食物同食,可选择苹果、梨、葡萄等低钾水果替代部分荔枝。
突发状况:应急处理要牢记
食用荔枝后若出现不适,应立即采取措施:
1、高钾血症早期症状(心慌、乏力、四肢麻木): 立即停止食用,尽快就医检测血钾水平。
2、低血糖症状(冷汗、头晕、心悸): 在未发生抽搐、昏迷等严重症状的情况下,可先摄入糖果、蜂蜜等急救。
3、抽搐、神志不清等严重症状: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,不要擅自喂食食物或水。
重要提示: 即使按照安全食用指南食用荔枝,上述人群仍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,如有不适,应及时就医。病情严重者,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。(文:周俐言)